七月盛夏,青峰村的寻常白墙迎来一场华丽蜕变。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/国际教育学院师生一行十余人,深入乡村一线,以画笔为犁,在村头巷尾精心绘制主题墙绘。一幅幅描绘当地特色农产“小籽花生”从播种、生长到丰收的生动画卷,如无声的诗篇在阳光下流淌,为古老村落注入清新活力。
师生们以“小籽花生”这一承载着青峰村独特农耕记忆与地域风情的符号为灵魂落笔。墙绘不仅细腻勾勒出花生破土、展叶、结实累累的蓬勃生命历程,更巧妙融入村民弯腰劳作的动人剪影。颗颗饱满的花生果实,在墙面上闪耀着金色光芒,无声诉说着土地与农人血脉相连的故事。驻足观看的老农陈伯抚摸着画中花生,眼中泛起笑意:“这画里的花生,和我们地里的一模一样!画得好啊,就像看到自家宝贝上了墙!”。
此次艺术实践绝非单纯点缀村容。美术与设计学院/国际教育学院与青峰村结缘,旨在以视觉艺术深度唤醒乡村内生动力。师生团队驻村期间,深入田埂,倾听农人细语,将“小籽花生”从田间地头平凡作物,升华为凝聚乡土情感与产业自信的文化图腾。墙绘不仅定格了丰收的喜悦,更如种子般播撒下对“小籽花生”品牌价值的珍视与期待。


青峰村正借力“小籽花生”这一金字招牌,撬动产业振兴新篇章。村支部书记肖又香介绍,伴随墙绘艺术点亮乡村,村内正积极谋划打通小籽花生种植、特色加工与农旅融合的链条,让花生真正成为村民致富的“金豆子”。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/国际教育学院这支画笔,已然化作一股涓流,汇入青峰村乡村振兴的澎湃大潮——艺术种子扎根乡土,其滋养的力量,终将催生丰饶产业之花,结出甘甜共富之果。当金灿灿的花生图案在质朴的村墙间绵延,艺术与乡土的交响已然奏响序曲。它不仅描绘出今天的丰收图景,更悄然绘就了青峰村未来发展的斑斓底色。

驻村工作队队长王立刚表示,这次“三下乡”墙绘活动,将艺术创作与乡土文化、村民需求深度融合,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的美化,更是对青峰村乡村文化根脉的一次唤醒与重塑。青年学子在服务乡村中增长了才干,厚植了家国情怀,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。这是湖南城市学院发挥专业优势,精准赋能乡村振兴的又一个生动缩影和有力见证。

(撰稿:杜鑫茹 一审:文静 二审:郑学达 三审:钟正武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