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灯纸扎
2019-03-05  

湖湘花灯最富有特色的是龙灯、张家界高花灯、平江花灯戏和嘉禾花灯戏;湖湘纸扎最富有特色的是凤凰纸扎和临澧纸扎。



花灯

花灯,又名灯笼。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,在古代,其主要作用是照明,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,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,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,成为照明工具。

花灯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产物,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。花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,它酬神娱人,既有“傩戏”酬神的功能,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,现代社会多于春节、元宵等节日悬挂,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,祈求平安。


1、龙灯

龙灯又称龙舞,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舞蹈。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龙的崇拜。身长20米左右,直径60---70公分,内用铁丝做成圆形,安上灯泡或蜡烛,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。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。1人在前用绣球斗龙,其余全部举龙,表演“二龙戏珠”、“双龙出水”、“火龙腾飞”、“蟠龙闹海”等动作。


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,因此民间每逢春节、元宵节、灯会、庙会及丰收年,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。一般用竹、木、纸、布扎成,节数不等,均为单数。其形象按颜色不同,可分为“火龙”、“青龙”。“白龙”、“黄龙”,每节内能燃烧烛的称“龙灯”。

2、张家界高花灯


张家界高花灯,亦称高皇灯,相传起源于东汉章帝初年,洪下之战中洪下“蛮人”举火把所跳舞蹈。高花灯的灯代表着光明幸福,12个灯表示12个月,月月平安无事。


是流行于永定沅古坪一带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,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舞蹈代表,以自成体系的记谱方法,延继着中国舞蹈的血脉,以其悠久的舞蹈历史和多元文化特征,被舞蹈界认为是“中国舞蹈历史上的活化石”,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和很高的审美价值。已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
表演时,12人至24人不等。配有锣、钹、唢呐、鼓等乐器。每人手中拿一盏纸扎灯笼,内点蜡烛两根,顶扎一木偶像,用五色纸剪成戏文故事如“八仙” 、“瓦岗寨”,“梁山英雄”之类。高花灯表演有一套程式,要求东起西落,进一个“半边月”,出一个“月团圆”,舞个“太极图”。

亦可进民房表演,叫“愿灯”,多为祝福、还愿或为某家喜事凑趣。打吆喝、打口哨则只能到户外表演,叫“众灯”,是让大家看的。其形式又分民灯、战灯。前者表演古代先民的迁徙、繁衍、劳动、生活;后者表演打仗破阵。队形变化有“织篱笆”、滚柱头”、“十八斗”、“螺蛳转顶”、“八卦阵”、“过天星”、“一字长蛇”等二十余种。如破“象棋盘阵”,主人插三十二根香,摆成棋盘阵,表演时,主人举红伞,玩灯者举黑伞,从河道进,将众“子”一一吃掉(即踩香),这是斗智的竞赛。

只见灯火如流星般穿插舞蹈,旁边配以龙灯互舞(配龙玩灯,是高花灯的主要特点之一),那激起的锣鼓声、吆喝声、口哨声,掀起有节奏的声浪,热烈而欢快。

3、平江花灯戏


平江花灯戏在民间被称为灯戏,流行于湖南平江县境和浏阳东乡一带的地方传统戏剧,它以平江方言和长沙官话相结合,提炼为舞台语言。传统剧目有100多个。先期的剧目多为艺人创作,反映农村生活,泥土气息浓郁。


花灯戏的表演艺术,吸取了各类民间舞蹈,武术以及说书、说唱艺术的特长,讲究载歌载舞,注重口、眼、身、手、步等程式的综合运用。小丑的口功难度较大,有荷叶口、梭子口、横直一字口、鲫鱼口、肛门口、吞口之分。眼法有:喜、怒、忧、悲、惊、疯、梦、思、斜、媚、瞎、病、死等;旦行还有蛇丝眼、吊眼之特技。

步法有:云步、莲步、梯步、下桩步、跷步、单双眼镜步,雄鸡踩水步、碎步、螃蟹步、鸳鸯步等近20种。化妆颜料红、黑、白三色为主。“三花”有几种特殊脸谱:“蛤蟆脸”、“蜻蜓脸”、“花蝴蝶脸”、“蝉丁脸”、“元宝脸”、“梭子脸”等。


4、嘉禾花灯戏


嘉禾花灯戏是直接脱胎于田间调节劳逸的民间歌舞,东汉时代就已开始,逐渐发展成对子调,开始伴龙狮表演,进而演人物故事,继而发展成戏曲形式的“两小戏”、“三小戏”。在湘、桂、粤、赣一带颇为盛行,到清代乾隆时期,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花灯戏。



嘉禾花灯戏,也就是湘南花灯戏,流行于舂陵河两岸。桂阳叫“对子调”,郴县称“地花鼓”,嘉禾叫“花灯”。嘉禾花灯戏,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地方小戏剧种。它流传于湘南以及广西梧州、粤北地区。

因为嘉禾人特别喜爱花灯戏,嘉禾人对花灯戏付出最多,因此湘南花灯叫成嘉禾花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。嘉禾花灯戏在祖国戏曲艺术的大花园里没有大富大贵,也没有大红大紫,它就象那漫山遍野随处可开的野菊花,生命力特别顽强,泛发奇异芬芳。

2008年,嘉禾花灯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。


纸扎,起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祀祭活动,以后逐渐成为庆祝节日的一种装饰艺术。

中国的纸扎艺术最初起源于丧俗,它是将扎制、贴糊、剪纸、泥塑、彩绘等技艺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。纸扎在民间又称糊纸、扎纸、扎纸马、扎罩子等,它是为满足民众祭祀信仰心理及精神需要的一种形式。

纸扎的种类不外乎以下四类:一是神像,如入葬时焚于陵墓前的大件扎制品;二是人像,包括童男童女、戏曲人物、侍者等;三是建筑,如灵房、门楼、牌坊、车轿等;四是明器、包括饮食器皿、供品和吉祥用品以及瑞兽类。诸种纸扎作品取材巧妙,工艺精湛。


1、凤凰纸扎

 凤凰纸扎历史久远。纸扎工艺的主要材料是竹块、篾条、木棍等,扎成各种人物、动物、花草、虫鱼、用具等形象,糊以皮纸,施加彩绘。各种纸鸢、飞鹰、蝴蝶、虾、蟹、蛤蟆、美人、戏曲人物形象逼真,惟妙惟肖。

凤凰纸扎种类繁多,可分为龙灯水族、狮子走兽、人物神像、虫草花鸟、纸绢风筝、宫灯彩灯、娃娃面具等七个系列。每件纸扎要经过整平竹节骨;破竹;刮篾;篾条作防腐处理;晾干;制作形状篾;纸缠篾;搓纸捻;扎制骨架;裱糊;彩绘;走金线条;装饰;组装等14道工序。每道工序均须按部就班,环环相扣。

 2006年,凤凰纸扎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2008年,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保护主体。

2、临澧纸扎

临澧纸扎工艺历史悠久,自古延续至今,临澧一带,纸扎艺人众多,以蔡氏纸扎最富盛名。蔡氏纸扎在制作工艺、题材、艺术特色方面个性鲜明,富含临澧独特的地域文化于其中,艺术魅力独具。

蔡氏的纸扎产品大多取材于各种人物、动物、花草虫鱼、用具等形象,糊以皮纸,施加彩绘,形象逼真,色彩鲜明、造型夸张、惟妙惟肖,产品畅销湖北、江西等地。


关闭窗口


地址:湖南省益阳市迎宾东路518号

湖南城市学院版权所有Copyright :Hunan City University